1036

蘇軾(蘇東坡)的祖父和父母對他的影響及性情如何?

是國文報告要用的

有關蘇軾的

包含他的祖父(蘇序)

父親(蘇洵)

母親(程氏)

主要是對他的影響(個性上、文學上等)

還有他們的個性(性格、興趣等)

還有一些詩跟他們有關的(和祖父

或者父母的)

大概就是這樣

可以給我網站網址或者是直接放上資料

謝謝囉~!


出身宋仁宗景佑三年(西元1036年)十二月十九日

住在眉州眉山(今四川眉山)

年二十七歲的蘇洵開心地迎接兒子的出生

他就是後來的大文豪--蘇軾。

祖父

序蘇軾的祖父序當年63歲

說到蘇序

就不得不提他年輕時的一件事蹟。

當年他將不將田產所收割的稻米留下

而是換成稻穀來儲存

後來大家才知道他的用心--在歉收之年

他廣開穀倉

救濟災民

因為稻穀較不易受潮

可以保存得久些。

但對蘇軾而言較麻煩的是

因為祖父的名字是「序」

所以蘇軾每到文章中要寫「序」時

都為了避名諱而改寫「引」 父親

洵蘇軾的父親洵

字明允

號老泉

生於西元1009年

卒於1066年。

《三字經》中所言:「蘇老泉

二十七

始發憤

讀書籍。

」即是對他的敘寫。

雖然他在政治上不得意

可是二十七歲才開始發憤向學

卻有著能夠與兒子齊名的文采

實屬難得。

他為文雄拔簡古

平實中可見鋒芒

善於寫散文。

母親

程氏蘇軾的母親程氏出身於巨富之家

他也算是蘇軾和徹的老師

親自教蘇軾兄弟讀書。

因此他們從小就熟讀經史

並心懷壯志

能縱論古今。

蘇東坡童年時

他父親進京趕考

結果落第。

這段期間內

她母親正教他讀《范滂傳》: 建寧二年

送大誅黨人

詔下急捕滂等。

督郵吳導至縣

抱詔書

聞傳舍伏床而泣。

滂聞之

日:「必為我也。

」即自詣獄。

縣令郭揖大驚

出解印緩

弓怖俱亡

日:「天下大矣

子何為在此?」滂日:「滂死則禍塞

何敢以罪累君

又令老母流離乎!

」其母就與之訣。

滂由母日:「仲博孝敬

足以供養

滂從龍舒君歸黃泉

存亡各得其所。

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

勿增感戚!

」母日:「汝今得與李、杜齊名

死亦何恨!

既有令名

複求壽考

可兼得乎?」滂跪受教

再拜而辭。

顧謂其子日:「吾欲使汝為惡

則惡不可為;使汝為善

則我不為惡。

」行路聞之

莫不流涕。

時年三十三。

蘇東坡向母親問道:「我長大之後若做范滂這樣人

您願不願意?」 結果母親回道:「你若能做范滂

難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親嗎?」 一舉進士蘇軾六歲入學。

十歲時

已經能寫出出奇的詩句

如《黠鼠賦》是形容一隻狡黠的老鼠裝死逃生的故事: 蘇子夜坐

有鼠方嚙。

拊床而止之

既止復作。

使童子燭之

有橐中空。

嘐嘐聲聲

聲在橐中。

曰︰「嘻﹗此鼠之見閉

而不得去者也。

」發而視之

寂無所有。

舉燭而索

中有死鼠。

童子驚曰︰「是方嚙也

而遽死耶?向為何聲

豈其鬼耶?」覆而出之

墮地乃走

雖有敏者

莫措其手。

蘇子嘆曰︰「異哉﹗是鼠之黠也﹗閉於橐中

橐堅而不可穴也。

故不嚙而嚙

以聲致人;不死而死

以形求脫也。

吾聞有生

莫智於人。

擾龍伐蛟

登龜狩麟

役萬物而君之

卒見使於一鼠;墮此蟲之計中

驚脫兔於處女。

鳥在其為智也?」 坐而假寐

私念其故。

若有告余者曰︰「汝惟多學而識之

望道而未見也。

不一於汝

而二於物

故一鼠之嚙而為之變也。

人能碎千金之璧

不能無失聲於破釜;能搏猛虎

不能無變色於蜂蠆;此不一之患也。

言出於汝

而忘之耶?」余俛而笑

仰而覺。

使童子執筆

記余之作。

蘇東坡年十八歲時

娶了王弗小姐。

宋仁宗嘉祐二年(西元1057年)

蘇軾二十二歲

和父親洵、弟轍一起參加禮部考試

結果以一篇《刑賞忠厚論》

高中進士。

蘇轍也中了進士。

《刑賞忠厚論》提到堯亦肯用不肖

使之能在未來一展長才:「當堯之時

皋陶為士

將殺人。

皋陶日殺之

三。

堯曰宥之

三。

」 閱卷官梅聖俞事後詢問蘇軾這段典出何處

蘇軾說:「是我所杜撰。

」 梅聖俞大感驚訝

蘇軾卻答道:「帝堯之聖德

此言亦意料中事耳。

」 而當時主考官歐陽脩對這篇文章十分欣賞

心想必是曾鞏寫的

為了避嫌

他把本來列為第一名的這篇文章

改列第二

沒想到卻使得蘇軾名列第二。

而蘇洵看到兒子都中了進士

右聽說歐陽脩重文才

便把自己寫的文章托人送去。

結果歐陽脩向宰相韓琦推薦

他亦大為讚賞

最後破格讓蘇洵未試得官

任命為秘書省校書郎。

http://student.clhs.tyc.edu.tw/~s010815/sudp/life_burn.htm 參考資料 網路

人間詞話|千字文|西廂記|三國志|三十六計|儒林外史|詩|陶淵明|紅樓夢|言情小說|散文|唐詩|家|龍族|十二金釵|成語|三字經|典故|水滸傳|張愛玲|修辭|李白|三國演義|字典|寓言|西遊記|徐志摩|聊齋志異|朱自清|

1036
參考: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306042900025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,請留言給我,將移除本文。謝謝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玩樂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